| 气象微博 | 简体 | 繁体

气象
微信

关注气象微信

江西
气象

关注江西气象

赣服通

支付宝扫一扫

预警
微信

关注预警发布

预警
微博

关注预警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网      时间: 2020-09-10 17:16:54 打印本页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9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召开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新闻发布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省减灾委员会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龙卿吉通报全省防汛救灾总体情况。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秘书长、省水利厅副厅长兼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徐卫明,省减灾委员会秘书长、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钟世富,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光华,省气象局副局长邓世忠,省水文局副局长李国文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林大建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林大建(文颖 摄)

林大建: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我省遭遇了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在迎战洪水过程中,全省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防指的指挥调度下,迅速行动、联动出击,凝聚起抗击洪魔的磅礴力量,我省防汛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今天,我们邀请到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省减灾委员会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龙卿吉先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秘书长、省水利厅副厅长兼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徐卫明先生,省减灾委员会秘书长、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钟世富先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光华先生,省气象局副局长邓世忠先生,省水文局副局长李国文先生。下面,请他们介绍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龙卿吉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省减灾委员会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龙卿吉(文颖 摄)

龙卿吉: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省防指、省减灾委,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防汛救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介绍一下全省防汛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全球天气极端异常,我省防汛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7月遭遇集中大暴雨袭击,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和影响。

一是降雨总量大,落区高度集中。截至9月1日,全省平均降雨量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多11%。特别是7月上旬,降雨量为同期均值4倍,且集中在赣北赣中地区,全省和南昌、九江、上饶、宜春、景德镇5个市降雨量均列有记录以来第1位。其中,多站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暴雨频率超100年一遇。过程雨量最大站高达892毫米,降雨超过250毫米面积占全省国土的43%。

二是洪水来势猛,超警时间很长。五河及鄱阳湖一周内接连12次编号洪水。仅7月,全省就有77站次超警戒,其中16个站点超历史。鄱阳湖湖口站自突破警戒水位到最高水位仅用6天;星子站超警戒后短短8天,就超历史0.11米,日均和单日最大涨幅,分别列历史第1、第2位,且维持警戒以上长达59天。

三是超警堤防长,工程险情多发。7月以来,受江河水位持续上涨和长时间高水位浸泡等影响,沿江滨湖地区堤防最大超警长度达2531公里,单日新增险情最多时达264处,日新增持续9天在3位数以上。其中,问桂道圩、中洲圩、三角联圩3座万亩以上圩堤分别于7月8日、9日和12日,发生127米、188米和200米宽溃口。我们迅速组织抢护,有效处置管涌、渗漏、塌坡、跌窝等较大以上险情2075处。

四是受灾范围广,灾害损失严重。截至9月1日,洪涝灾害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共造成903.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44.3亿元。特别是7月以来,673.3万人受灾,占全年74.5%,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31.3万人,农作物受灾741.7千公顷、绝收191.7千公顷,房屋倒塌、严重和一般损坏6.08万户、12.1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13.3亿元。与近五年同期相比,直接经济损失偏多达802.4%。

面对突发灾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防总、国家减灾委的亲切关怀和国家部委、兄弟省份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持续作战、英勇奋战,我省防汛救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在防汛救灾过程中,我们切实以使命担当践行防汛救灾重要指示,以超常措施落实防汛救灾目标任务,以统筹协同展现防汛救灾强大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领导是前提。在抗洪抢险紧要关头,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部委领导高度关切、时刻牵挂、实时指导我省防汛救灾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部署、亲自指挥调度、深入实地督导,始终强调战、军令如山,退水不退人、调级不减力。省防指指挥长坐镇指挥、紧急调度、一线督战。其他省领导全力支持、加强督促、暗访检查。各级领导坚持党政同责,切实把防汛救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带头开展巡堤查险、抢险救援。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迅速响应是关键。面对汛情灾情,省防指、省减灾委紧急启动防汛和救灾应急响应,其中,防汛Ⅰ级和救灾Ⅱ级响应均为近10年来首次启动,并持续13天和14天;防汛应急响应维持61天。期间,省防指指挥协调、宣传报道、监测调度、抢险救援、专家指导、灾评救助、督查检查、综合保障等8个工作组,联合集中办公,24小时值守,先后派出近160个专家组、工作组、督导组分赴各地,400余名技术专家坚守一线协助指导。

第三,科学决策是保证。坚持指挥、平台、值守、研判、调度“五个统一”等一系列机制,严格执行转移对象、步骤、方式、责任“四个明确”等要求,规范巡堤查险人员频次、内容范围及险情处置和信息报送等工作。为应对超历史大洪水,科学研判、果断决策,超常规调度、争取主动权,力度空前、效果显著。三峡等长江水库群充分发挥联合调度效益;省防指部署重点圩堤抢筑挡水子堤、所有水库拦洪削峰和部分已发生超标准洪水、防御能力明显不足的1-5万亩圩堤引水入圩,特别是要求湖区所有单退圩堤主动开闸清堰、分蓄洪水,实行退田还湖工程22年来,首次全部进洪,有效降低长江和湖区水位,减轻沿江滨湖地区防洪压力,成功避免康山蓄滞洪区启用。

第四,军民齐心是基础。面对历史罕见灾险情,坚持防汛救灾一体化,举全省之力,发挥军地协同效应,集中各类应急力量和资源,人数最多时,平均每公里超警堤防达82人,参与巡堤查险、险情抢护;投入防汛救灾资金40余亿元、机械和照明设备12万多台(套)、土石方245多万方、编织袋(麻袋、草袋)1700万多条、彩条布(土工布)580万平方、救灾物资近10万件,特别是面对最多时200余个安置点的2.4万余名群众,研究出台并严格落实安置点“九有”标准,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开展文艺活动和技能培训等,高标准做好集中管理。

第五,高效抢险是核心。切实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要位置,第一时间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共紧急转移安置71.5万人,无一人因转移不及时造成伤亡。突出重大险情处置,有效处置各类大小险情,其中,问桂道圩5天内完成封堵,中洲圩、三角联圩分别提前1天和50个小时合龙。积极作为,争取群众早日重返家园,按照“一堤一策”制定方案,组织应急排涝,特别是针对溃口圩堤,紧急调集采购1200余台(套)设备全力排涝,24小时人员不歇、机器不停,通过近50个日夜,圩区群众已基本回到家中。同时,坚持水退到哪里,生活生产就恢复到哪里,及时做好卫生消杀防疫、农业技术指导、灾害保险理赔、房屋安全鉴定等工作,灾区生活生产秩序正有序恢复。

第六,多方支援是保障。在我省防汛救灾最艰难时刻,国家防总、国家减灾委和有关部委紧急调拨大批物资、下拨中央资金全力支持;2.6万余名解放军、武警部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中国安能和广东等兄弟省份队伍迅速集结,省矿山救护总队、地方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等快速行动。同时,广泛社会动员和宣传引导,全省近2000支党员和青年突击队、近4万名队员主动出击,大量社会救援队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以及爱心企业和人士倾情付出,投入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战斗,凝聚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

当前仍处汛期,防汛救灾尤其是灾后重建各项任务依然艰巨。再次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在今年防汛救灾工作中的有力宣传报道,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江西防汛救灾,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进一步提振人心、鼓舞干劲,也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

林大建:谢谢龙卿吉厅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凤凰网记者(文颖 摄)

凤凰网记者:7月以来,我省遭遇了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不少圩堤进洪受淹,请问当前针对圩区排涝做了哪些工作?

龙卿吉:此次全省进洪圩堤213座,其中湖区单退圩堤185座、长江单退圩堤17座、其他圩堤11座。7月21日起,我们全面部署开展应急排涝,经过40余天奋战,截至9月9日,全省共排涝21.67亿立方米,占总量80%,其中,三角联圩排水2.6亿立方米、中洲圩排水1.1亿立方米,3座溃口圩堤涝水基本排尽,重点圩堤排涝任务已基本结束;已退出受淹耕地46.36万亩,占总量的60%,3万余座受淹房屋已全部退出,12万余名影响群众已陆续返回家园,其中用时最短的村庄,仅20余天就全面退出,并已抢种荞麦等作物,圩区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急排涝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始终把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放在第一位。省防指科学研判、统筹安排,专门印发《关于要求统筹推进防汛和排涝工作的通知》,成立应急排涝工作小组,采取强排与自排相结合的原则,加快进洪圩堤排涝工作,以确保群众早日重返家园为重点,同时突出生产恢复,加强农业指导,补种、抢种晚稻等作物。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南昌、九江、上饶、永修、鄱阳等市(县)和省监狱管理局按照省防指要求,加强排涝工作的组织领导,沿江滨湖有关设区市、县(市、区)均成立由党委政府领导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基层政府共同参与的排涝工作机构。二是全面调查摸底。组织对各进洪圩堤排水建筑物现状、内涝水量、堤内外水位差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再次复核圩堤排水闸等排水建筑物工程运行情况,确保充分发挥排涝效益。三是认真制定方案。按照“一堤一策”的原则,组织相关技术专家,多次深入现场勘察、部门联合会商,各地逐座编制排涝工作方案,并报市防指备案。其中,研究制定三角联圩、中洲圩、问桂道圩排涝专项方案,由省防指组织专家审核备案。四是强化统筹协调。在排涝的过程中,督促各地加强巡堤查险,严格调控涝水外排速度,控制安全的内外水位差,严防因堤身长时间受洪水浸泡、内外水位差过大导致堤防险情发生。同时,省防指累计派出专家30人次,现场检查指导排涝,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其中帮助永修县采取构筑临时围堰、控制入口流量的方式,保证下闸电排站正常发挥效益,加快了排涝进度。五是科学监测调度。省防指每天调度长江及鄱阳湖已进洪圩堤排涝情况,并在三角联圩、中洲圩、问桂道圩溃口及淹没区安装多套临时水位自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堤内外及淹没区水位变化情况,及时统计进度、分析影响,针对性采取改进措施。六是各方全力支援。为加快排涝进度,多方筹措、广泛动员,调集一切可调集的力量和资源,先后2次向国家防办申请,并对接应急部消防救援局,联系广东省应急厅及中国安能公司、福建侨龙和龙洲公司等,分别从福建、湖北、河南、重庆、山东等地中央防汛物资储备库、消防救援总队和单位企业,紧急调集100余台(套)拖车式抽水泵站、30余台(套)大流量专业排涝车。省内应急采购、调拨和对口支援500余台套排涝设备。同时,中石化、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省矿山救护总队、江西泰豪、滴滴公司等支援供电设备、排涝油料和保障队伍。其中,广东省支援力量连续40多天奋战堤坝一线,克服高温、酷暑、蛇咬等困难,给予了我省排涝极大的支持。在此,利用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机会,向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文颖 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请问气象部门在今年灾害防御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未来我省天气趋势如何? 

省气象局副局长邓世忠(文颖 摄)

邓世忠:今年以来,我省天气气候形势持续异常,汛期降水呈现北多南少、累计降雨量大,降雨集中期长,雨带重叠度高,降水极端性、致灾性强等特点。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和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防汛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是强化了组织部署。早在3月13日即召开全省汛期气象服务动员部署会议,并多次通过会议、印发通知,及时调度和部署防汛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派出由省局领导带队的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实地检查指导。根据雨情、汛情适时启动应急响应、进入特别工作状态,时间长达54天。

二是推进了“三精”工作。对标“监测精密”要求,加强卫星、风廓线雷达、地面气象站等探测资料运用,全天候、全区域监视灾害性天气发展演变。对标“预报精准”要求,加强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建设成果运用,做好会商研判和滚动预报,较为准确预报了汛期气候趋势和11次区域性暴雨、强对流过程。对标“服务精细”要求,面向省委省政府及防汛部门报送决策气象服务材料67期,提供强降雨落区、量级、影响时间等预报信息和防汛减灾建议;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1679次,面向各级应急责任人、社会公众发布雨情、预报预警短信2.01亿人次;落实“防雨防风防浪防雷防暑”五防工作要求,开展防汛救灾专题服务38次,组织做好巡堤人员和场所防雷安全服务工作;同时开展了早稻抢收抢烘、中晚稻恢复生产气象服务。

三是加强了联防联动。联合省水文局发布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气象预警30期,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9期。落实防御暴雨山洪提前转移联动机制,向省防办报送6小时降雨预报56期,为部署提前转移群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气象部门内部加强了上下游信息共享、流域天气信息互通和产品共享。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未来30天,全省气温起伏波动大,出现大范围强降雨的可能性较小,影响我省的台风可能还有1个;全省平均雨量为60~8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其中,赣北55~75毫米、赣中65~85毫米、赣南70~90毫米,均接近常年同期。预计9月10日至11日,全省有一次中等强度降雨天气过程,局部地区有暴雨;12日至14日以多云间阴天气为主;15日至17日又有一次降雨天气过程;18日至19日以多云天气为主。需防范局地强降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密切关注9月下旬寒露风动态,做好防范工作。

未来,我们将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力求“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防汛减灾提供更有力支撑。

中国江西网记者(文颖 摄)

中国江西网记者:请问今年以来鄱阳湖水位变化特点以及未来水位走势情况如何?

省水文局副局长李国文(文颖 摄)

李国文:今年以来鄱阳湖水位具有变化幅度大、涨势猛、洪峰超历史、高水位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变化幅度大。鄱阳湖水位与多年同期均值相比,在时间上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特点:1月下旬以来星子站水位持续偏高,4月8日水位比同期均值偏高2.08米,此后水位快速下降,其中5月3日~14日,星子站水位列多年同期倒数第二位,5月8日水位10.25米,比多年同期均值偏低3.94米,7月至今,星子站平均水位20.15米,比同期均值(17.04米)偏高3.11米。

涨势猛。6月开始,鄱阳湖水位猛涨,6月至7月上旬,鄱阳湖星子站水位累积上涨约11.1米,其中6月下旬至7月上旬,20余日水位上涨近7米,连续8日涨幅在0.37米以上,星子站7月5日1时超警戒(19.0米)后仅8天达洪峰水位22.63米(12日23时),日均涨幅0.45米,列历史第一;单日最大涨幅0.65米,列历史第二,仅次于1998年(0.71米)。

水位超历史,高水持续时间长。鄱阳湖星子站12日23时洪峰水位22.63米,超警戒3.63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11米(1998年8月2日22.52米),鄱阳湖及五河尾闾地区有14个站点发生超历史洪水。鄱阳湖星子站累计超警戒59天,在22.0米以上高水位持续8天。7月11日6时五河入鄱阳湖最大流量43200秒立米,列有记录以来第3位(1998年48200秒立米、2010年45800秒立米)。

综合当前江西及长江上中游雨水情分析,预计鄱阳湖近期呈缓退趋势,近期日均退水幅度在0.12米左右,后期长江上中游来水将减小,鄱阳湖水位将加速下降。

南昌晚报记者(文颖 摄)

南昌晚报记者:请问今年的洪涝灾害对我省粮食生产有什么影响?农业部门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光华(文颖 摄)

刘光华:7月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给我省粮食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局部地区尤其是鄱阳湖区产量损失较大,给我们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据农情调度,全省因洪涝灾害粮食受灾面积635.1万亩,成灾面积326.5万亩,其中:早稻受灾面积390.8万亩、成灾198.6万亩;中稻受灾面积204.8万亩、成灾113.5万亩;晚稻受灾面积5万亩、成灾1.1万亩。

面对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扛起救灾减灾、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快速反应、紧急行动、全面动员,尽最大努力减轻粮食受灾损失。主要举措有五个方面:一是全力抢收抢烘,保早稻颗粒归仓。7月份,全省调配联合收割机7.9万台、稻谷烘干厂家1254个、烘干设备10711套,全面开展早稻抢收抢烘工作。到7月底,全省共抢收早稻超过1750万亩,除单退圩堤内仍受淹稻田外,基本完成了抢收抢烘,实现了“应抢尽抢、应烘尽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我省早稻总产为129.3亿斤,较上年增产4.1亿斤,增长3.3%。二是全力抢栽抢播,保晚稻应种尽种。7月15日下发《关于全力做好农业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组织晚稻抢栽抢播,确保完成晚稻种植任务。7月20日晚紧急召开抢收抢种工作视频会,对晚稻抢种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7月下旬省级下拨农业救灾资金1亿元,支持59个重灾县(市、区)开展灾后恢复生产,调拨发放了228.8万公斤救灾种子,支持各地晚稻生产。据农情调度,截至8月5日,全省晚稻种植面积1922.2万亩,比去年增加100万亩以上,除湖区单退圩堤内尚未退水的田块外,基本实现了应种尽种。三是全力改种补种,力争水稻损失旱粮补。指导农民因地制宜、科学开展灾后补种改种,对于错过农时、确实难以种植晚稻的地块,引导农民改种薯类、玉米、大豆等旱粮作物,确保“水退到哪里,就种到哪里”,力争水稻损失旱粮补。目前,秋杂粮已基本栽种完毕,据农情调度,种植面积在390万亩以上,为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奠定了基础。四是全力开展灾后重建,恢复农业生产。印发了《全省农业农村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行动方案》,制定了《农业领域灾后重建的任务、举措和项目清单》,将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作为重点任务,全力保障粮食安全。9月3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推进会,要求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抓好秋粮生产工作,力保秋粮丰收。我们还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争取中央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初步了解,中央将于近期再拨付我省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800万元、渔业奖励资金1.2亿元,支持我省灾后重建。五是全力开展支农服务,降低农民因灾损失。灾害发生以来,在抢收抢烘、抢栽抢种、灾后重建的关键阶段,先后派出3批次48个工作组,包括5名厅级领导、100多名省级技术专家和干部,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县开展防汛救灾指导服务,帮助当地协调农机、种子等物资、装备,全力开展抢收抢烘、抢栽抢种。协调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受灾水稻的勘查、定损、理赔工作,及早兑现赔付资金,减轻种粮农民损失。

初步估算,全年粮食种植面积有望接近5700万亩,比去年增加200万亩左右,面积上完全可以完成国家的目标任务。产量上如后期中晚稻不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我们有信心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总产431.4亿斤的目标任务。

江西日报记者(文颖 摄)

江西日报记者:请问防洪工程在此次超历史大洪水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水利部门对下一步防洪工程建设又是如何谋划的?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秘书长、省水利厅副厅长兼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徐卫明文颖 摄)

徐卫明:我想,这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首先,人们常说的防洪工程,主要指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在应对洪水过程中,我们通过水库拦洪蓄洪、削峰错峰,圩堤抗御外洪,以降低洪涝灾害损失;一旦发生超标准洪水,还需启用单退圩区、蓄滞洪区分蓄洪水,牺牲局部保全局。因此,防洪工程在防汛减灾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大家知道,我省是个洪涝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防洪工程建设,特别是1998年以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我省陆续开展了长江干流及鄱阳湖区堤防加固整治、五河和中小河流治理等堤防工程建设,推进了鄱阳湖区单退圩堤加固整治,兴建了廖坊、峡江、浯溪口等一批控制性工程,基本构建起以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为基础的防洪工程体系。

那么,在应对今年的长江流域性大洪水,尤其是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过程中,我省防洪工程经受了严峻考验,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主要做法有:一是通过联合调度鄱阳湖流域干支流大中型水库群,充分发挥水库调蓄拦洪作用,累计拦蓄洪量18亿立方米,降低鄱阳湖水位约18厘米;二是适时全面启用鄱阳湖区185座已达到进洪标准的单退圩堤,通过主动开闸、清堰分蓄24亿立方米洪水,降低湖区水位25厘米。此外,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科学调度三峡水库等长江上中游水库群为长江下游拦洪错峰,相应降低湖口水位20厘米。

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有效减轻了鄱阳湖区及长江九江段防洪压力,避免了鄱阳湖国家级蓄滞洪区分洪运用,确保了沿江滨湖区101座万亩以上圩堤安全度汛,保障了南昌、九江市,湖口、鄱阳县等13个城镇及开发区、工业园区、铁路、公路、机场、电厂等大批重要基础设施,近700万亩农田、900多万人口的防洪安全,极大减少了洪灾损失。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通过这些年的江湖治理,我省防洪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今年防汛过程中仍发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当前,我省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组织开展水毁防洪工程修复重建,加快已下达建设计划的病险水库及万亩圩堤除险加固、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等防洪治涝项目的实施,与此同时,积极谋划在“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长江干堤升级提质,推进鄱阳湖流域重点圩堤升级提质、万亩圩堤除险加固、单退圩堤加固整治、千亩圩堤除险加固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洪涝灾害监测能力建设,适时研究启动鄱湖安澜百姓安居专项工程,构建更加完备的高质量的现代防洪体系。

江西卫视记者文颖 摄)

江西卫视记者:请问对后阶段我省的防汛抗旱形势如何研判?将如何做好防范? 

龙卿吉:目前,我省江河水位已全面退至警戒以下,防汛抗旱形势总体平稳。后期,受弱冷空气、热带气旋、持续高温等影响,我省仍存在短时强降水、台风降雨和干旱等灾害风险。下一阶段,我们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强防范、持续抓好落实。

一是切实落实短时强降水防范措施。我们将督促各地各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水情形势,特别关注局部山区小气候可能发生的强对流性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重点做好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中小水库(水电站、山塘)安全防范,继续按照“四个明确”要求,提前组织威胁区群众转移避险,并加强野外生产作业雷电防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二是统筹抓好台风防范应对。我们将督促各地各部门密切关注台风的生成和发展动态,一旦出现可能影响我省的台风,及早组织会商研判,提前部署相关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突出人员提前转移避险,重点关注山丘区居民集中点、旅游景区和非开放景区、施工工地等薄弱环节的防御,重点防范大风对高空构筑物、涉水活动、道路交通、水上运输等不利影响。

三是提前做好旱灾防范准备。8月份,我省气温偏高、降雨偏少,部分地方旱象初显。针对可能发生的干旱灾害,我们将督促各地各部门提前谋划,合理调度运用水资源,根据气象条件,抓住有利天气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改善土壤墒情和补充水资源,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

四是继续推进灾后生产生活恢复。我省尚有81座圩堤仍在紧锣密鼓排涝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应急排涝力度,尽早排出受淹农田和设施,尽快恢复水、电、路等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水毁基础设施。同时,做好涝区防疫消杀、公共垃圾清理和水淹房屋安全鉴定等工作,为尽早恢复灾区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创造条件。

五是及时开展防汛救灾总结和灾害评估。我们将全面组织防汛救灾总结和灾害调查评估,梳理经验做法,分析薄弱环节。针对查找的问题和不足,突出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优化、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并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纳入“十四五”规划统筹考虑,加快推进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全面提升抗御超标准洪水的能力和水平。

经济晚报记者文颖 摄)

经济晚报记者:请问今年我省灾情有什么特点?当前受灾群众安置、生活救助和灾后重建方面的情况如何?

省减灾委员会秘书长、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钟世富文颖 摄)

钟世富:今年我省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7月以来鄱阳湖流域发生超历史大洪水,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截至8月29日12时统计,今年以来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省944.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2人(雷击死亡5人,溺水死亡4人,构筑物倒塌、房屋倒塌和滑坡掩埋死亡各1人),紧急转移安置84.3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38.4万人,农作物受灾932.2千公顷,绝收204.2千公顷,倒塌房屋2025户7298间,严重损坏房屋7509户22502间,一般损坏房屋63085户117930间,直接经济损失354.5亿元。总的看,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灾情重,损失大。与近五年同期相比,除因灾死亡人口偏小外,其他指标均明显偏大,其中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偏多48%、45.5%、155.6%。

二是转移群众多,安置压力大。全省紧急转移安置84.3万人、超近年同期水平。特别是针对鄱阳湖流域超历史洪水,全省设置集中安置点200余个、安置人数最多时超2万。

三是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灾后恢复重建压力大。据统计,供水、供电、供气、道路、桥梁、通信等基础设施损失144.5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40.7%,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9534户,灾后恢复重建压力大。

面对今年以来特别是7月上旬以来鄱阳湖流域超历史洪水,省应急厅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战时标准、战时纪律,全力以赴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在受灾群众安置方面:

一是标准化管理。研究制定了《关于切实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灾后救助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集中安置点的“九个有”(有标识、有饭吃、 有水喝、有床睡觉、有物资、有地方洗澡、有医护人员、有秩序、有台账)的标准,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置点卫生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二是规范化保障。分3次组织8个督导组,采取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所有集中安置点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针对督导发现的问题,2次下发有关通知和通报,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安置点管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同时,引导爱心企业和人士,点对点做好救灾物资捐赠工作。

三是个性化服务。彭泽针对“老、中、少”不同年龄阶层的需要,安排了太极拳、黄梅戏、广场舞、电影等文化体育活动。鄱阳开展家政服务、成衣缝纫等技能培训。永修以每栋楼为一个单元,实行 1 名楼长牵头,公安、湖东学校、保洁员和志愿者 4 支队伍的“1+4”的网格化管理。湖口安置点派出卫生医护人员给安置群众义诊。截至8月27日,所有集中安置点已全部撤除,灾区正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在群众生活救助方面:

一是关注基本生活。会同省财政厅及时下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亿元、省级应急管理专项资金2030万元,向灾区累计调拨帐篷、折叠床、毛毯等近10万余件(套)救灾物资,用于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二是关注倒损房屋。从安排的救灾资金中专门列支6148万元,做好“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生产自救能力”受灾群众的救助工作。同时,要求各地将“房屋倒塌需要长期安置的”等五类受灾群众,纳入过渡期生活救助和冬春救助范围予以重点救助,

三是关注困难群体。联合省扶贫办制定印发《关于及时防范化解因洪涝地质灾害等返贫致贫风险的通知》,会同省民政厅严格落实《关于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实施意见》,强化兜底职能,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在灾后恢复重建方面:

一是做好规划。认真按照省政府《江西省洪涝灾害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方案》要求,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相结合原则,加强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组织编制灾后重建规划,争取国家更多的项目和政策支持。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逐户核准因灾倒损房屋情况,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

二是完善政策。会同省住建厅、省财政厅将倒房重建户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等“三类对象”,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给予重点安排。同时,督促各承保公司认真落实农房保险制度,进一步快速定损、及时理赔,真正让参保倒房户损失得到弥补、房屋尽快建设。

三是加强督查。会同发改、农业农村、水利、交通、住建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并派出联合工作组,对全省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全方位检查,确保统筹高效推进恢复重建。省防办、省减灾办先后两次深入4个设区市14个县(市、区)检查督导灾后重建等工作,确保所有倒房重建群众早开工、早竣工、早入住。

林大建: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省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