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微博 | 简体 | 繁体

气象
微信

关注气象微信

江西
气象

关注江西气象

赣服通

支付宝扫一扫

预警
微信

关注预警发布

预警
微博

关注预警发布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 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意见》贯彻实施新闻发布会实录

来源:融媒体中心      时间: 2021-04-13 10:47:41 打印本页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

代化  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意见

贯彻实施新闻发布会实录

黎峰: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日前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 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意见》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气象局局长詹丰兴先生,省水利厅副厅长兼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徐卫明先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光华先生,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钟世富先生,省气象局副局长孙国栋先生,请他们介绍文件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首先,有请詹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詹丰兴: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1月28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意见》(赣府发〔2021〕2号,以下简称《意见》)。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新闻界的朋友们作一通报,并借此机会,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气象工作表示诚挚感谢。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的需要。

2019年12月,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胡春华副总理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对气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视察江西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推进我省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现代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需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召开的重要会议。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扛起气象强国建设的江西责任,努力提升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气象保障水平。

三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对江西气象工作要求的需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刘奇书记多次强调气象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行动的“眼睛”。易炼红省长在政府常务会上强调,气象工作越来越重要,要进一步当好安全前哨,服务发展大局,增进民生福祉。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气象工作做出部署,要求“推进气象现代化,开发利用好气象资源”、“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项重点工程建设”。

中国气象局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批示和胡春华副总理讲话精神,把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讲话精神作为谋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气象工作的根本要求,转化为加快建设气象强国的方向目标和具体任务。

  二、《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江西讲话精神,立足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一是始终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不断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二是落实“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突出江西特色,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气象保障服务全国领先,围绕“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实现乡村振兴、粮食安全气象保障全国领先,围绕平安江西建设实现“第一道防线”作用领先,围绕空中云水资源利用实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南方领先。三是把气象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建设气象重点实验室,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VR等新技术的应用,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现代化水平。四是强化人才、项目、法规标准和政策支撑。通过政策支持和有力举措,实现我省气象现代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提供坚强气象保障。

  《意见》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第二部分为主要任务。包括六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增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提升粮食安全气象服务水平,提升特色农产品气象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气象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水平。提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气象服务能力,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强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四是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和民生气象保障水平。强化重大区域战略实施气象保障服务,提升重点行业气象保障能力,发展智慧公众气象服务,强化气象公共安全管理。

五是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增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安全防控。

六是加强发展支撑能力建设,提高气象事业发展综合保障水平。强化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改善工作。

  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持续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考核评估,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垂直管理、双重领导”的体制优势,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加强与省直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合作,按照责任分工,切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尽早发挥效益。

  最后,真诚希望大家加大对气象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气象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谢谢大家!

黎峰:谢谢詹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好,开始。

1.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请问詹局长,“十四五”期间我省将采取哪些重大举措,加快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

詹丰兴: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时期气象工作的总纲领和根本遵循。“十三五”期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健全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增强气象服务能力,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领域,提升气象治理水平,气象现代化水平有了系统性提升,取得整体性突破。

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气象灾害的风险性、威胁性和敏感度越来越高,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提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仍然是我省气象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四五”是气象现代化迈向更高水平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将继续落实气象服务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着眼于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眼于提升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紧紧围绕气象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科学谋划气象“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四大工程”,即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程、人工影响天气“耕云”工程等,着力提升“六大能力”,即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气象为农服务能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发展支撑能力等,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趋利避害并举的气象服务体系、智慧精准的气象业务体系、协同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系统高效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气象现代化水平整体达到全国先进,助力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加全面细致、体贴周到的气象服务。

谢谢。

2.中新社:江西是水旱灾害多发省份之一,请问徐厅长,今年我省防汛抗旱形势如何?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如何充分利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保障江河安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徐卫明: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江西地处长江流域,全流域共有五大暴雨区,我省为其中之首,同时,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江西具有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洪涝灾害多发频发,素有“洪涝灾害年年有,较大洪涝灾害3~5年就发生一次,大洪水、特大洪水7年左右就发生一次”的说法。

据气象水文部门最新预测,今年我省降水量接近常年,其中,4-6月主汛期正常略偏少,可能呈现前少后多,有降水集中期,7-9月后汛期接近常年或略偏多;主汛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赣北、赣中降水正常略偏少,赣南接近常年。赣江上游、赣东北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大洪水;后期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旱情。因此,今年我省可能洪旱并存,防汛抗旱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防汛抗旱两抓,全力以赴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是决策指挥的前提和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每年年初,根据气象水文部门的雨水情年度趋势预报,水利部门要针对性地部署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准备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当预报有暴雨洪水过程发生,在降雨开始前,各级水利部门依据气象部门的过程预报部署降雨区立即进入迎战状态,根据逐6小时气象预报编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重点要求主降雨区加强防范,指导山洪灾害易发区提前做好群众转移准备,同时加强水工程的预报分析,视情采取水库预泄等必要的防范措施;暴雨洪水过程中,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滚动监测预报,结合实时雨水情,指导地方政府提前做好危险区群众避险转移工作,组织水库(水电站)、山塘和超警河湖圩堤的巡查防守,加强水库的拦洪、削峰、错峰调度,充分发挥水工程的防灾减灾效益。尤其是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也就是我省主汛期与后汛期转换的关键期,更要与气象部门加密会商,科学决策主汛期转入后汛期的时间,以指导各地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精准拦蓄主汛期的最后一场雨,为后续的防旱抗旱尽可能多地储备水源。

新世纪以来,我省水利部门与气象等部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密切配合,团结合作,共同战胜了2003年、2007年严重干旱,2010年赣江、抚河、信江三大江河干流大洪水和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可以说充分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3.香港商报:近年来,气象在农业生产和农村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请问刘厅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业农村和气象两部门有哪些联合工作举措?

刘光华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气象与农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气象工作在农业生产和农村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省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多变,暴雨、气象干旱、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在不利天气条件下,就需要气象服务给农户提供气象方面的信息,提前做好预警预报的工作,从而让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大大降低。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各级农业农村和气象部门加强沟通合作,进一步完善联合建设基础设施、联合调研、联合会商、联合制作产品、联合发布信息、联合全程服务等“六联合”机制,因地制宜推进业务化运行。通过联合共建基础设施,确保为农服务信息站(点)、农村预警信息传播终端、农田小气候站等运行稳定、应用高效;通过联合调查,直接面向农业生产一线,确保服务针对性和指导性;通过联合会商、联合制作、联合发布产品,加强农业与气象服务技术交流,确保服务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联合开展全程跟踪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确保服务取得更多效益。

谢谢。

4.江西日报:钟厅长,在做好自然灾害防范,提高我省自然灾害应对水平方面,我省有哪些工作举措?

钟世富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省应急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坚持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筑牢筑强自然灾害防治基础,着力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

一是扎实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摸清包括气象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风险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评估区域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自然灾害防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去年以来,会同省气象局等其他7个主要牵头部门,同向发力、狠抓落实,实现动员部署、机构组建、宣传、培训“四个率先”,普查工作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目前,大余、兴国、瑞昌3个全国普查试点县级调查任务基本完成。下一步,开展普查试点行业和综合评估与区划,争取4月底前高质量完成普查试点任务;同步高标准谋划全面普查工作,今年完成全省调查工作。

二是推动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依托江西“智慧应急”建设,谋划打造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化“一库(灾害风险监测数据库)一网(灾害风险信息汇聚共享网络)一平台(灾害预警监测一张图平台)”。同时,协助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建设。

三是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正在研究《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顶层制度设计,重点从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强化应急管理保障能力等方面,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会同气象、地震等部门持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高标准创建一批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示范乡镇和示范县。

四是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精心组织“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统筹运用好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森林防火宣传月等宣传教育资源,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气象灾害防御等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普及安全知识,营造浓厚“关爱生命、防灾减灾”社会氛围,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5.经济晚报:目前已进入春季,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龙卷等突发强对流天气极易发生,请问孙局长,省气象局将如何做好监测预警?

孙国栋: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春季是我省气象灾害多发期、易发期。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精密监测是前提,精准预报是核心,精细服务是关键。近年来,我们建成了风云卫星地面接收站升级了5部双偏振雷达,改造了1037套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织密气象灾害监测网。同时,加强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努力延长预报预见期,着力提升预报精细化水平,推动气象预报从站点向格点转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省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82.5%,暴雨预警准确率为86%,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39分钟。

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不仅要“看的远”、“报的准”,还得确保预警信息“发的快”、“收的到”。打通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方面,不断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我们与相关部门畅通了气象信息快速发布渠道,健全了电视、广播预警信息插播“绿色通道”,建立了重大气象灾害全网发布机制,推动气象信息快速传播。另一方面,持续增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我们基本建成了省市县一体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布设了农村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设施13769套,整合了短信、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江西气象”APP、气象和预警官方网站等各类传播渠道,完善了覆盖城市、直通乡村的预警信息接收网络。建立了“信息员+网格员”的传播模式,通过多种渠道的交叉覆盖,减少预警信息接收盲区。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6.江西电台:今年省政府2号文件中提到“着力提高强对流、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和“提高灾害性天气中短期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水平”,能否请孙国栋副局长介绍一下将采取哪些措施抓好落实?

孙国栋: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提升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一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前行的方向。“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瞄准“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这一战略目标,秉持“工匠”精神,大力发展立体化、广覆盖、智能化的气象观测体系,着力构建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的气象预报体系,确保灾害性天气发现早、预报准、传播快。

在气象灾害监测方面:我们将加强部门共建,鼓励社会参与,加密气象灾害高影响区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新一代垂直遥感监测设施,完善地空天一体化的综合立体观测系统逐步消除气象灾害监测盲区。同时,强化农业、水文、交通、旅游、能源、卫生健康等环境要素感知数据与气象观测资料的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化气象灾害监测网络。

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方面:我们将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建立开放的预报算法池,加强高分辨率、快速更新同化的主客观融合预报技术研究,发展先进的预报核心算法体系,构建“云+端”的数字预报新业态。同时,发展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预警技术,建设中小尺度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完善从分钟到月季年的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预报预测体系,不断提高预报产品时间、空间分辨率。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到“十四五”末我省降水、气温预报准确率将较“十三五”提高2-5%,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3%,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能够超过40分钟。

谢谢。

7.凤凰网:2016年中央将我省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江西又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唯一试点省,能否请詹丰兴局长介绍一下气象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更好服务“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

詹丰兴: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江西作为中国气象局设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气象保障服务试点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部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为更好服务“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继续建设生态气象观测样板。强化地基生态气象观测能力,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敏感区等完善生态与气候观测网,重点推进南昌国家气候台生态气象观测能力和生态气象观测基地建设,推动与庐山、大岗山、九连山、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建共享鄱阳湖五大流域源头生态气象观测项目。在鄱阳湖重点水环境治理区开展湿地陆表生态产品空基遥感监测,搭载多种成相系统无人机监测,完善地基+空基生态监测网。

二是建设重点生态领域气象保障服务样板。强化卫星遥感在重点生态领域功能价值评估、植被覆盖度和粮食种植面积监测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完善鄱阳湖湿地生态功能监测评估模型,在南昌、景德镇、赣州和九江市建立面向需求的温室气体监测评估服务;探索生态系统安全气象风险预警机制,深化森林、湿地、流域、碳汇等重点生态领域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建立年度评估报告制度。开展鄱阳湖生态保护决策咨询。开展大气扩散气象条件预报,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和空气质量预报。强化工业园区气象保障服务。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积极参与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减排路径设计及碳达峰目标设定工作。继续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风能太阳能资源分析评估、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建立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和预报业务,强化海绵城市运行气象保障特色服务能力。

三是建设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样板。发挥院士工作站、生态气象创新中心、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孵化器作用,派选业务骨干与院士专家团队工作人员进行深度对接。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支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生态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继续推进典型生态系统和市级特色遥感能力建设,组建上饶市生态环境气象中心、九江市生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推进庐山生态旅游分中心、修水生态气候分中心、仙女湖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中心业务能力建设。申报创建“国家气象公园”“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康养旅游宜居生态品牌,挖掘生态气象服务潜力和价值,深入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名片。

四是建设生态文明气象服务政策法规制度样板。全面落实《江西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参与制定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充分发挥省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作用。制定出台《江西省森林植被生态遥感监测服务规范》《大气二氧化碳及甲烷观测技术规范》《江西省生态遥感监测服务规范》《森林生态气象观测规范》《江西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业务规范》等制度规范,为我省积极参与气候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谢谢。


黎峰: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省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后续进展情况。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媒体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