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决策部署落实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9年4月18日 2019年4月18日 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江西省气象局2019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

一、第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围绕重点做好气象服务保障

今年以来,全省气象干部职工勤奋敬业,认真履职,圆满完成了第一季度各项气象服务任务。

围绕春节、春运和央视春晚井冈山分会场气象保障,精心部署,精细服务,强化融媒体传播,全力保驾春运管理和公众安全出行;主动融入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坚持局领导应急带班,强化部门会商和应急联动,有力保障春节期间安全稳定;精心组织,上下协同,强化精准服务,高质量完成央视春晚井冈山分会场保障任务。“三春”气象服务工作获得刘奇、易炼红、吴晓军、秦义、施小琳等五位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围绕历史罕见的持续阴雨寡照天气、3·20首场强对流过程等,强化递进式预报、渐进式预警、跟进式服务,服务实效良好。特别是针对今年3·20首场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先后4次下发通知,部署防范应对工作,为气象服务赢得主动;提前9天开始跟踪服务,精确预报强对流区域和影响时段,为决策部署赢得先机;提前60分钟发布预警,致灾严重的鹰潭市和贵溪市提前25分钟,南昌市和进贤县提前40分钟,吉安市和吉水县提前30分钟,为防范应对赢得时间;充分利用网站、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渠道广泛发布,为防灾减灾赢得实效。和2018年3·4强对流天气事件相比,预报准确性更高,预见期更长,预警服务、部门联动更为有效,因灾死亡人数明显降低,省长易炼红、副省长胡强先后作出批示指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肯定江西气象部门“预报准确,服务主动,效果明显”并要求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印发了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要点,明确了重点任务分工,完成了《2018年度江西省生态遥感监测年报》《2018年江西省环境气象影响评估报告》《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规划方案(草案)》和《气候变化鄱阳湖流域水稻种植制度影响》;承接并启动了2018年江西省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工作;挖掘旅游气候资源,推出了婺源油菜花、南丰橘花等的花期预报服务,启动了中国天然氧吧分析遴选工作;加强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监测,报送《卫星遥感监测公报》3期。正式成立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服务技术支持专家组,召开了专题报告会、工作征询会,搭建了高水平、高层次的科技平台,达成了江西大气污染跨省输送-转化机理、鄱阳湖水质水位与气象条件关系等科研合作共识。

围绕春季农业生产,强化了决策气象服务,联合农业农村、调查总队等多部门开展春播天气与影响会商。强化了面向新型农业主体的直通式服务,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定期编发春耕备播气象服务专报5期,以金溪、进贤、鄱阳为示范点开展面向农业大户的早播专题服务20余次,通过“江西微农”微信平台发布“春回大地暖,春种要抢时”专题信息,通过农业部门12316平台专栏发布气象服务产品。强化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发挥棉油气象中心和茶叶气象中心作用,编发特色作物气象服务专题共计24期。一季度,全省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20次,防雹作业3次,飞机作业1架次,累计影响面积1.6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8000万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500万元。

围绕防雷安全监管,组织全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市场整顿专项督查和全省防雷检测企业座谈会,规范市场行为,强化检测质量管理,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出台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施方案和开展清理规范气象部门涉企收费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自查自纠。

围绕气象科普宣传,利用“世界气象日”契机,与省政协人资环委、省科协联合举办纪念世界气象日暨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专题报告会,举办了江西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征询会。与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主办实施2019年“首席预报员进校园”气象科普活动,省气象局直属气象业务服务单位开展了校园气象站“结对子”活动。策应2019年江西农业大讲堂下基层活动,联合省农业农村厅深入基层组织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讲座等主题活动。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分别组织气象科普报告会,免费对外开放,普及科学知识,提升防灾意识。

(二)全力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准备

气象部门高度重视、及早准备,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全力做好汛期气象服务,为省委省政府指挥部署防汛抗旱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部署。充实调整了省局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省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全体会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全体会议精神,特别是李克强总理、胡春华副总理和王勇国务委员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减灾的要求,动员部署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并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春播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

二是理顺业务流程。强化短临网格预报预警业务,实现了空间分辨率5公里,时间分辨率前3小时为逐小时,后9小时为逐3小时的全省短临预报预警“一张网”协同制作。对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工作明确值班、监测、预警、联防、指导和灾情实况收集等要求;对天气预报会商从收听收看、制度落实和发言突出重点与地方特色做出细致规定。

三是加强装备保障。组织完成了雷达、自动站、雷电等气象装备的汛前巡检和维护,确保气象装备运行正常;完成了地面观测自动化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报审;组织完成了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报批工作;组织推进气象军民融合工程建设,完成项目建设选址有关工作。

四是组织人员培训。通过全省视频会商系统组织了两次全省预报员集体业务学习,分别针对强对流预报预警和中长期预报方面进行集体培训和讲解。培训均面向省市县三级台站预报业务值班人员。

五是开展防汛自查。下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全省汛期气象服务检查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了自查自纠和问题整改工作,确保落实汛期气象服务各项责任,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守班等制度,做到技术到位、装备到位、平台到位、人员到位

六是修订服务方案。适应地方机构改革,更新了各级决策气象服务材料、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对象信息,对接了气象服务需求,修订下发了《2019年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  

七是做好人影准备。制定印发了《2019年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召开了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会议。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即将召开的省气象灾害省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暨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部署。联合省防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与防汛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督促各级抓紧调整气象灾害防御指挥机构成员和职责,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相关责任,排查灾害隐患。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短临预报预警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二是预报预警业务平台距离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差距。三是预报员队伍有待充实,转型升级工作需要加强。部分气象台站预报业务值班人员存在人手不足,年龄结构老化,青年业务人员少的问题。

三、汛期气候预测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2019年汛期气候预测

主汛期(4~6月)全省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偏多,发生连续性强降水的概率较大,有降水集中期,大致出现在:5月下旬中后期、6月上旬中后期、6月中旬末~下旬前期,部分地区有洪涝和内涝。暴雨洪涝灾害偏重,出现严重洪涝的可能性大;伏秋期(7~9月)全省降水略偏多,但北多南少,有阶段性干旱发生。汛期结束期全省略偏迟,赣北赣中在7月上旬后期,赣南在6月下旬后期。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汛期监测预报预警。提升预报预警准确率,做好预报业务平台的改进和开发工作,预报员队伍建设和转型升级工作。利用好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努力做到精准监测重大灾害性天气,精准预测汛期气候趋势、延伸期内重要天气过程,精准预报预警灾害性天气强度、落区和持续时间,精准评估暴雨、局地强对流天气等诱发的灾害风险,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是强化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利用好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强化各涉灾部门预警信息对接和统一发布,确保实现“第一声音”“权威声音”;利用好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渠道,形成“报、网、端、微、屏”融媒体资源平台,强化共享共用,确保灾害预警第一时间到达各级相关责任人和社会公众。

三是强化重点领域气象服务。围绕大江大河、重点湖库等防汛重点,完善面雨量预报业务,强化“五河一湖”、重点库区定量降水估测和精细化预报服务。围绕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和城镇内涝等防汛难点,要加强与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合作,做好重点地段、重点区域的灾害风险预警服务,做实根据气象预报提前转移群众机制。

四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大力实施“眼睛行动”,进一步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气象监测能力,探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强化生态环境气象监测水平,推动生态环境气象业务服务现代化发展,确保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气象服务试点建设实现新的突破,打造“有内涵、拿得出、叫得响”的具有江西特我的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品牌。

五是强化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围绕乡村振兴和春季农业生产,密切关注春耕春播春管进度,切实做好关键农事农时专题服务和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工作;发挥全国柑橘气象服务中心和5个省级特色农产品气象中心作用,做强做大特色专业农业气象服务;利用“江西微农”等智慧平台,强化面向新型农业主体的“直通式”服务;深化“三农”服务专项示范建设,以点带面促进气象为农服务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根据需要适时开展森林防扑火人工增雨作业和人工防雹作业。


决策部署落实
关闭